新社農地,新社區農地,台中新社農地

目前位置:
  1. 首頁
  2. 不動產知識

新社農地,新社區農地,台中新社農地.休閒農地,山坡地農地.買新社可以分割臨路邊農地出售資訊.找便宜的投資新社農地買賣,查詢台中新社農地買賣實價登錄行情,新社買農地,請指定591台中農地網站-www.地寶不動產.tw

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
第1頁583585最後頁
共6053筆/共606頁
才3年!買1間房貴百多萬 徐佳馨:建商不開降價第一槍 民眾卻已買不起2022/12/14發佈
短短三年,房貸購屋平均每間貴百餘萬,創統計以來新高。(圖/記者陳韋帆攝影)

 



聯徵中心近期公布今年第三季全台住宅貸款統計,自央行3月升息以來,平均房貸利率明顯升高,今年第三季1.84%,跟去年同期相比增加0.39個百分點,回到2016年的利率水平,而平均鑑估值顯示今年第三季平均購屋總價1,218萬元,跟疫情爆發前相比多100多萬,也創下統計以來新高。



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表示,央行今年截至今日共升息2碼,雖然平均利率還是在歷史相對低點,但房價上揚,平均購屋總價拉高,跟疫情爆發前相比利率跟房價齊揚,壓縮買方的購買力。



低利成往事 房貸壓力升



今年第三季平均鑑估值1,218萬元,創下聯徵中心統計以來新高,觀察數據變動,平均鑑估值在2019年第四季開始突破1,100萬元,隨著資金潮拉動房價,在今年第一季之後平均鑑估值超過1,200萬元;平均房貸利率方面,在2020年第三季到今年第一季都維持在1.45~1.47%,央行今年3月宣布升息1碼,之後連2次升半碼,短短一年內平均房貸利率從1.45%上升到1.84%,房貸族相當有感。



郎美囡分析,雖然今年升息後房市交易量明顯受到衝擊,但房價並未因此向下盤整,建商推新案依然維持高價位,尚在銷售期間的新建案也沒有出現區域性降價,僅零星個案因建商或屋主的財務壓力而有讓利,且自房地合一2.0上路後,持有5年內都是高稅率,市場偏空時,賣方若資金沒有緊迫性,將出售的閉鎖期從2年拉至5年,故整體房價尚未出現下修之勢,平均購屋總價並未緊縮;在利率部分因需考量通膨及國際間的經濟情勢,央行跟進美國聯準會走向升息循環,若再升半碼,則平均貸款利率逼近2%,對購屋族來說是房價及利息的雙面壓力。



通膨撐場 新屋降價難



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認為,進入第四季央行即將召開理監事會,今年市況因央行連續升息已讓房市買氣偏冷,但通膨及過去2年的營利,除非出現超級利空,但建商缺乏降價意願,雖然目前有剛性自用護盤,倘若繼續升息,不排除將有賣方降價催動買氣,不過在這波市場中也很難期待價格大幅下滑。






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 
預售屋禁轉下周排審 陳傑鳴:房價漲勢到盡頭了!2022/12/14發佈

外界推測下周通過《平均地權條例》機率相當高,一旦通過,房價漲勢也將到了盡頭。(示意圖/翻攝自免費圖庫pexels)



「預售屋禁轉」下周將過關?《平均地權條例》立院將於下週排審,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接受媒體訪問指出,「最大關鍵就是朝野對於版本共識」。因此,外界也推測,此次推動的機會相當大。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接受《三立新聞網》訪問表示,「一旦通過,整體房價漲勢就到盡頭,預售屋市場也將更為健康。」



陳傑鳴表示,預售屋的炒作模式萬變不離其一,建案推出前,就會有許多「掮客」(投資客)大量預定,俗稱潛銷,才會有開案當天就銷8成、9成荒誕事情發生,建案在後續銷售時,再慢慢墊高售價,預定單、白單、紅單開始轉售,兩邊互相觀察情勢加價,房價也自然層層上疊。



他說,「政府要健全房市,推出預售屋禁轉,就是為了遏止這種情況,法案內容全面限制預售屋及新建成屋換約轉售、重罰炒作行為(最高達5000萬),還有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並於5年內不得移轉等這三項制度規定相當嚴格。」



關於禁轉預售屋的好處,陳傑鳴指出,可以讓習慣利用預售屋只要分期繳納工程款、低自備款、可一次購買多戶特性的投資客,無法再大量囤房。另外,重罰炒作行新制度為更可以遏止許多不肖業者,利用不對稱的資訊來哄抬房市、欺瞞消費者的亂象。



最後,增加私法人的購屋許可制與5年內不得移轉的修法規劃,可讓法人利用資金優勢炒樓的情況明顯減少。這次修法全方位的打炒房規劃,將可徹底打擊到近年房市投資炒作歪風。



陳傑鳴說,一旦法案通過,短期內投資客加速出場可能性很高,預售產品將首當其衝,近期的陷入冰凍的買氣恐雪上加霜,建商建案去化與餘屋去化將成未來可以專注的焦點,有機會出現一波降價出清潮。



另外,中古屋部分,也將因少了高價預售屋熱銷的拉抬,房價漲勢將大幅趨緩,估計只要房市買氣持續低迷,中古屋漲勢的可能到明年Q1就有機會到頭,甚至開始出現下修的狀況。這時將只有優質地段保值性才會高。



不過,陳傑鳴也提醒,如果此次修法未過,或者又延宕,房市極有可能重燃炒作火苗,一旦國際升息步伐停歇,甚至轉為降息時,房價就有可能漲勢再起,購屋者須多加留意;中古屋方面,房價也會因此持續堅挺,難保不會再衝向更高峰。



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 

台中市前三季小宅交易 西屯區最熱門2022/12/14發佈

全台房價高漲,口袋不深的購屋民眾為一圓買房上車夢,只好愈買愈小,不僅雙北精華區小宅交易火熱,現在就連台中也捲起「蝸居風潮」。房仲業者彙整實價登錄資料發現,今年前三季台中有多個行政區 15 坪以下住宅成交件數超過百件,其中以西屯區小宅交易最為熱絡,成交件數高達 484 件。



對此,東森房屋研究中心葉沛堯經理指出,最近幾年在科技題材帶動下,台中房價突飛猛進,民眾買房門檻愈來愈高,加上時代轉變,單身族群、獨居族群日益增加,因此小宅產品交易量能自然水漲船高。



葉沛堯指出,在台積電 (2330-TW)、中科、捷運、新興重劃區等各種重點建設的加持下,台中儼然成為全台房市一級戰區,房價更是扶搖直上,由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,今年第二季台中平均購屋總價已高達 1192.2 萬元,創歷史新高,普通收入購屋民眾想要獨立負擔,確實存在一定難度,因此不少小資族會優先選擇購買小宅圓夢,再慢慢存錢換屋。



另一方面,現在單身族、獨居族日益增加,民眾對小宅產品需求愈來愈多,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小宅產品交易量能升溫。



以小宅交易最熱絡的西屯區來看,依實價登錄統計,西屯區 15 坪以下小宅平均房價兩年飆漲 31.4%,是全區房價飆漲最快的戶型,東森房屋七期惠中加盟店柯詠婕專案經理表示,西屯區設有七期新市政中心、大型百貨商圈、2-20 歲各年齡階層學校、台中工業區、中科等場所,吸引大量就學及就業的居住人口入住,帶動區域購屋總價不斷走揚,小宅產品憑藉坪數小、總價低、易出租優勢,成為不少置產民眾最佳選擇。



而目前西屯區小宅交易主要集中在逢甲生活圈,該生活圈內 10 坪獨立套房的購屋總價普遍落在 250-300 萬元,月租金大約落在 6000-8500 元間,投報率可達 2-4%。



不過,柯詠婕提醒,雖然小宅投資自住兩相宜,但魔鬼藏在細節,購買小宅其實還有一些隱藏風險需要留意。首先,小宅因為坪數較小,常會被銀行視為不易轉手的產品,貸款條件會更加嚴格,若權狀坪數低於 10 坪,部分銀行甚至可能不承貸,民眾需要準備較充足的自備款。



其次,小宅空間比較小,在裝潢施工時很多工程無法同時進行,因此存在裝潢工期拉長、施工難度提高、施工成本增加等問題。想要購買小宅的民眾不妨多考慮鄰近捷運、明星學區、產業園區的物件,這類物件更具抗跌保值性,無論出租或是未來轉手,都會是更好的選擇。






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 
利率、房價齊揚 購屋門檻1218萬再創新高2022/12/14發佈



▲今年第三季平均購屋總價1218萬元,創下統計以來新高。



聯徵中心近期公布今年第三季全台住宅貸款統計,自央行3月升息以來,平均房貸利率跟去年同期相比增加0.39個百分點,回到2016年的利率水平,而平均鑑估值顯示今年第三季平均購屋總價1218萬元,跟疫情爆發前相比多1百多萬,也創下統計以來新高。



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表示,央行今年截至今日共升息2碼,雖然平均利率還是在歷史相對低點,但房價上揚,平均購屋總價拉高,跟疫情爆發前相比利率跟房價齊揚,壓縮買方的購買力。



今年第三季平均鑑估值1218萬元,創下聯徵中心統計以來新高,觀察數據變動,平均鑑估值在2019年第4季開始突破1100萬元,隨著資金潮拉動房價,在今年第一季之後平均鑑估值超過1200萬元。



平均房貸利率方面,在2020年第三季到今年第1季都維持在1.45~1.47%,央行今年3月宣布升息1碼,之後連2次升半碼,短短1年內平均房貸利率從1.45%上升到1.84%,房貸族相當有感。



郎美囡分析,雖然今年升息後房市交易量明顯受到衝擊,但房價並未因此向下盤整,僅零星個案因建商或屋主的財務壓力而有讓利,且自房地合一2.0上路後,持有5年內都是高稅率,市場偏空時,賣方若資金沒有緊迫性,會將出售的閉鎖期從2年拉至5年,故整體房價尚未出現下修之勢。



在利率部分因需考量通膨及國際間的經濟情勢,若再升半碼,則平均貸款利率逼近2%,對購屋族來說是房價及利息的雙面壓力。



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認為,今年市況因央行連續升息已讓房市買氣偏冷,但通膨及過去兩年的營利,除非出現超級利空,建商缺乏降價意願,雖然目前有剛性自用護盤,倘若繼續升息,不排除將有賣方降價催動買氣,不過在這波市場中也很難期待價格大幅下滑。



 






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 
打炒房條例捲土重來!大老憂「中小建商陪葬」:居住正義更難了2022/12/14發佈

 



延宕多時的《平均地權條例》終於有新進展,預計於21日排審,不少民眾期待相關修正案上路後,能減緩房價上漲的速度,甚至下跌,不過建商大老對此怒批,打炒房若變全面打房,恐讓中小建商陪葬,反而更難實現居住正義。



行政院於今年4月拍板提出,其中包含嚴懲炒作、限制預售屋換約轉售、解約申報登錄、管制私法人購屋、建立檢舉獎金制度等,不過修正草案送進立法院後,引發國內各大建商、代銷業者反彈,爭議不斷,因此擱置許久未排審,如今法案捲土重來,也再度引發建商不滿。



 



打炒房條例拚三讀 大建商恐財團化



理事長楊玉全直言,中小型建商在央行、政府一連串的打炒房措施後,很多已成內傷,過的很辛苦,若再加上《平均地權條例》,恐怕將加速滅亡、死成一片,他並不理解政府下重手的用意,質疑根本是在敗選後拿來當祭品,令人憤怒。



楊玉全表示,如今房市交易冷卻,若再限制預售屋換約轉售,相關銷售勢必受到衝擊,屆時中小型建商籌嘸資金,央行貸款成數又低,在金流中斷的情況,難逃倒閉命運,不過大型建商資源龐大,在政府「幫忙清理戰場」下,將形成財團化的趨勢,大者恆大,恐怕無助居住正義,年輕人還是買不起房。



預售禁換約轉售 民眾恐難變現求生



他也強調,政府欲禁止預售屋換約轉售,若民眾碰上財務問題、突發事件,有龐大的資金需求,也無法售屋變現,此舉根本叫人不要買預售屋,而建商若要拚成屋銷售,又將成為「比財力」的戰局,最後依然是大建商受惠。



另外,房地合一稅2.0時,已將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納入45%、35%重稅管制,再加上28%股利所得分配,實質稅率已達高60.4%,相信已有遏阻效果,若再修法限制私法人購屋,只有妨礙交易、造成糾紛,應該是打炒房的目的。


打炒房出重手,建商大老憂「大建商財團化」。(示意圖/unsplash)

 



小建商倒閉潮警報響 撿便宜當心踩雷



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則認為,目前央行針對土建融限制,建商購地貸款成數變低,加上工料價格仍維持高檔,很多中小型建商的資金被卡住,若無法在預售階段籌錢,確實將會過的很辛苦,而大建商財務實力強、資源也比較充沛,還是有能力撐到成屋銷售,不過為了趕時間,很可能沒有心力精雕細琢,形成建築規格化的趨勢。



另外,她也提醒,中小型建商因為彈性較大,承做不少危老都更、非主力區域的小型建案,仍有存在價值,若不幸釀倒閉潮,這類型案件,都可能面臨推動困難。



針對在這段政策轉換期間,想買賣房屋的民眾,徐佳馨預期政策上路後,會有日落條款,對於自住客影響不大,但要特別留意若想撿便宜,要避免踩到地雷、撿到爛尾樓,投資客則要繃緊神經。


專家認為,政策對自住民眾影響不大,但撿便宜要留意風險。(示意圖/unsplash)

 



預售屋換約剉咧等 中古屋受惠有限



總監陳炳辰分析,該案迄今已預告一年多,已趕跑一波換約投資客,而隨著全球升息與總經走弱,房市降溫顯著,當然在投資氛圍也持續淡化,此刻再作此案討論實施,要再令房市又一次大幅度降溫的有感度將大不如前,即便是對豪宅有影響的私法人許可制,因企業主如今也看緊荷包資產,不輕易追高房產,預期現階段量價上直接殺傷力亦不會太強。



至於是否讓買氣轉向中古屋市場,陳炳辰分析,當前房市為整體都籠罩在冷氣團中,該案波及的是整體信心,因此不會有中古屋市場轉熱的情況,頂多是干擾度較小,利率走高均無助於動輒得拿出3成自備款的成屋買氣,還可能因為與預售屋競價,得拿出有誠意的議價空間。



另外,陳炳辰認為,日出條款應不至於回溯,但應也不會在審議前造成逃命潮,畢竟該逃的在去年底今年初早就逃光了。惟在重大利空下,降價確實可以期待,預期最快明年上半年應有機會看見此勢。



不過陳炳辰說,國人對房市政策常有習慣性,一時的買氣暫歇無法改變有土斯有財的成就資產思維,即便有機會看到房市價量冷靜,房市投資戲法變化多,在如持有稅低、租屋效益高等吸引力下,推測仍是短空長多狀況。



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 

房價愈打越高? 二重驚傳8字頭 專家坦言「是個案」2022/12/14發佈



中央銀行的持續升息,預期讓過熱的房市降溫,但實際情況卻事與願違。全台以雙北為例,房市熱度依舊不減,民眾預期心理,眼見升息循環見頂,剛性需求的自住客與投資客紛紛回籠,搶占雙北。



近日,有網友在《PTT》指出,「選後利空出盡,投資客紛紛回防雙北,最新實登陸續出爐,二重右岸(三重)驚見8字頭,位於右岸的家泰豐和開價也來到8字頭(但經東森記者實際查詢,尚未出現此筆交易)」。且位在二重左岸的「都廳大院」,據聞也傳出捷報,案場參觀詢問人潮絡繹不絕,根據現場民眾表示,實際成交戶數聽說已突破250戶,格局大致規劃以兩房小宅為主,步行3分鐘及達捷運先嗇宮站,一旁又有公園綠地,非常適合小資與年輕首購族群,且開賣一星期,房型最小16坪的物件,就銷售一空。



 



首購族青睞重劃區



此文一出,便引發網友們一陣熱議!紛紛拿三重左右岸與江翠北側重劃區,作為區域對比。看好三重的網友指出,「過一座橋就是北車,反觀江翠板橋一座橋到萬華…」,經記者實際走訪,搭乘捷運從江子翠抵達北車約八分鐘,三重站到北車則只需五分鐘,足足省了快一倍的時間。而偏好江翠北的網友則表示「江翠可以過的橋很多捏,扭一下還有64通爽爽」、「如果是搭捷運去北車,從江子翠過去比三重機捷快吧?」、「南線發車頻率和機捷比較,大家都心知肚明」、「雖然一站到台北,但是距離超遠,光行車時間就要5分鐘」、「搭機捷運氣不好,三重站到台北要花20分鐘」等。



二重都廳大院案場,人潮絡繹不絕。(圖/陳姓網友提供)



如此熱絡的交易表現,與近期市場偏冷的交易氛圍,形成了強烈對比。面對炙手可熱的買氣,房市專家何世昌表示,九合一大選後,房市方面是有逐步好轉跡象,二重區域近期成交亮眼,主因還是以個案為主,該案淺伏已久,累積預約客戶較多,間接造成短時間交易量衝的較快,也因量體較為龐大,還須觀察後續是否能如期完銷,將會是重點;而三重地區驚傳8字頭,何世昌也指出,目前8字頭個案不常見,多半屬於超高樓層的景觀戶別,目前合理價格落在1坪60萬左右,最後何世昌特別強調「房市只是稍微好轉」,還須觀察後續政府房市政策,來觀察房價的走勢。



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 

利率、房價齊揚,買方購買力下滑2022/12/14發佈

聯徵中心近期公布2022年第三季全台住宅貸款統計,自央行3月升息以來,平均房貸利率明顯升高,2022年第三季1.84%,跟2021年同期相比增加0.39個百分點,回到2016年的利率水平,而平均鑑估值顯示2022年第三季平均購屋總價1,218萬元,跟疫情爆發前相比多一百多萬,也創下統計以來新高。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表示,央行2022年截至今日共升息2碼,雖然平均利率還是在歷史相對低點,但房價上揚,平均購屋總價拉高,跟疫情爆發前相比利率跟房價齊揚,壓縮買方的購買力。


▲Q3不僅利率升,購屋門檻創新高,利率、房價齊揚,買方購買力下滑

▲Q3不僅利率升,購屋門檻創新高,利率、房價齊揚,買方購買力下滑

低利成往事,房貸壓力升



2022年第三季平均鑑估值1,218萬元,創下聯徵中心統計以來新高,觀察數據變動,平均鑑估值在2019年第四季開始突破1,100萬元,隨著資金潮拉動房價,在2022年第一季之後平均鑑估值超過1,200萬元;平均房貸利率方面,在2020年第三季到2022年第一季都維持在1.45~1.47%,央行2022年3月宣布升息1碼,之後連2次升半碼,短短一年內平均房貸利率從1.45%上升到1.84%,房貸族相當有感。



郎美囡分析,雖然2022年升息後房市交易量明顯受到衝擊,但房價並未因此向下盤整,建商推新案依然維持高價位,尚在銷售期間的新建案也沒有出現區域性降價,僅零星個案因建商或屋主的財務壓力而有讓利,且自房地合一2.0上路後,持有5年內都是高稅率,市場偏空時,賣方若資金沒有緊迫性,將出售的閉鎖期從2年拉至5年,故整體房價尚未出現下修之勢,平均購屋總價並未緊縮;在利率部分因需考量通膨及國際間的經濟情勢,央行跟進美國聯準會走向升息循環,若再升半碼,則平均貸款利率逼近2%,對購屋族來說是房價及利息的雙面壓力。



通膨撐場,新屋降價難



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認為,進入第四季央行即將召開理監事會,2022年市況因央行連續升息已讓房市買氣偏冷,但通膨及過去兩年的營利,除非出現超級利空,但建商缺乏降價意願,雖然目前有剛性自用護盤,倘若繼續升息,不排除將有賣方降價催動買氣,不過在這波市場中也很難期待價格大幅下滑。


▲全台第三季平均住宅貸款條件統計



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 
無視升息循環 平均購屋總價再創新高 專家:房價要降很難2022/12/14發佈

 



聯徵中心近期公布今年第三季全台住宅貸款統計,自央行3月升息以來,平均房貸利率明顯升高,今年第三季1.84%,跟去年同期相比增加0.39個百分點,回到2016年的利率水平。



平均鑑估值顯示,今年第三季平均購屋總價1218萬元,跟疫情爆發前相比多一百多萬,也創下統計以來新高。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表示,央行今年截至今日共升息2碼,雖然平均利率還是在歷史相對低點,但房價上揚,平均購屋總價拉高,跟疫情爆發前相比利率跟房價齊揚,壓縮買方的購買力。


Q3平均購屋總價創新高。(示意圖/pixabay)

 



低利成往事 房貸壓力升



今年第三季平均鑑估值1218萬元,創下聯徵中心統計以來新高,觀察數據變動,平均鑑估值在2019年第四季開始突破1100萬元,隨著資金潮拉動房價,在今年第一季之後平均鑑估值超過1200萬元;平均房貸利率方面,在2020年第三季到今年第一季都維持在1.45~1.47%,央行今年3月宣布升息1碼,之後連2次升半碼,短短一年內平均房貸利率從1.45%上升到1.84%,房貸族相當有感。



郎美囡分析,雖然今年升息後房市交易量明顯受到衝擊,但房價並未因此向下盤整,建商推新案依然維持高價位,尚在銷售期間的新建案也沒有出現區域性降價,僅零星個案因建商或屋主的財務壓力而有讓利,且自房地合一2.0上路後,持有5年內都是高稅率,市場偏空時,賣方若資金沒有緊迫性,將出售的閉鎖期從2年拉至5年,故整體房價尚未出現下修之勢,平均購屋總價並未緊縮;在利率部分因需考量通膨及國際間的經濟情勢,央行跟進美國聯準會走向升息循環,若再升半碼,則平均貸款利率逼近2%,對購屋族來說是房價及利息的雙面壓力。


(圖/住商不動產提供)

 



通膨撐場 新屋降價難



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認為,進入第四季央行即將召開理監事會,今年市況因央行連續升息已讓房市買氣偏冷,但通膨及過去兩年的營利,除非出現超級利空,但建商缺乏降價意願,雖然目前有剛性自用護盤,倘若繼續升息,不排除將有賣方降價催動買氣,不過在這波市場中也很難期待價格大幅下滑。



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 

房市已降溫還要修法打房?李同榮批雞毛當令箭:敗選祭品2022/12/14發佈

 



蔡英文總統日前召集財經高層會議,檢討敗選原因,在一片猛找問題檢討聲浪中作出三大指示,其中把失去年輕人選票歸咎於高房價民怨,指示應採抑制房價措施。於是就由立法院內政委員會針對「平均地權條例」排定修正草案,於下周12月21日(三)初審。



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直批,執政黨敗選找不出真正問題,在密密層層的指示中,也找不到著力點,卻在已降溫的房市中提出打房重策,這種慢半拍的作為,說穿了,平均地權修法只是拿來當敗選祭品。



 



雞毛當令箭 拿抑制房價當敗選盾牌



蔡英文總統提出的三大指示中,要求確保重要民生物資供應及價格穩定、主動規畫推動公共運輸補貼並抑制房價、建立應變機制確保金融穩定,務必全力維繫台灣經濟成長動能,減輕人民生活負擔。



蔡英文特別在會議中強調『減輕人民租屋負擔』、『以多元政策平抑房價』。而執政當局卻拿雞毛當令箭,拿抑制房價當敗選盾牌,在房市降溫時卻反其道提出修法打房重策,實在令人費解。



李同榮:平均地權修法 因噎廢食時機不對



李同榮針對這兩項指示分別提出質疑:



(一)如何減輕人民租屋負擔:其實,執政單位根本不知如何減輕人民租屋負擔,就連租賃市場全面實價登錄都「可為而不為」,更放縱租賃黑市橫行,間接助長包租公逃漏稅並壟斷中小坪數市場,抬高弱勢與年輕人最迫切需要的中小坪數房租與房價,這才是居住不正義的問題所在,真正的問題就是政府。



(二)以多元政策平抑房價:多元政策的重心在治本不在治標,加速交通建設擴大都會,疏解都會擁擠人口、廣建社會住宅、、都是多元政策平抑房價的治本政策。然而政府捨治本重治標,頻頻提出無效打房政策,最離譜的是房市都已明顯降溫,短線投資客都已無利可炒作,卻在敗戰的此時,祭出打房重策,所為何來?



立法院內政委員會針對「平均地權條例」修正草案,預計排程是在下周12月21日(三)排案初審,主要有五大措施:



一、限制換約轉售。



二、重罰炒作行為。



三、建立檢舉獎金制度。



四、管制私法人購屋。



五、解約申報登錄。


立法院內政委員會針對「平均地權條例」排定修正草案,於下周12月21日(三)初審。(示意圖/GoogleMap)

 



禁換約將傷及無辜 政府不可不慎



李同榮直批,在房市降溫的此時,推出平均地權修法,不但因噎廢食、時機不對、成效會不彰,且可能造成扭曲市場的嚴重後果,主要理由有二:



(一)利差縮小,炒作自然收斂:今年房市同時面對七隻灰犀牛俯衝的挑戰,包括QE縮表、升息循環、通貨膨脹、假性需求過高、疫情擴散、打房加重、兩岸衝突增高、等七大利空,的確也阻斷了主升段的漲勢,逼得房市交易降溫不少,炒作自然收斂,現在的投資客是在獲利了結,怎會再逆勢炒作?所以,政府在炒作盛行時有法不管,炒作尾聲時端出重刑,對市場只有負面影響,沒有具體正面的效果,簡單的説,對市場而言,有修沒修都一樣,對政府而言,只是作秀一場



(二)扭曲市場供需機制,只會讓降溫的房市死灰復燃:市場供需有其自然機制與法則,投資客不會只進不出,炒作到一定程度,自然會伺機獲利了結,今年就是投資客獲利了結最好時機,因為房價沒跌,投資客具成本較低的優勢,可以在多殺多的市場上從容出貨,苦的是新推案的建商,銷售率慘不忍睹,這也是因果關係,也是市場機制,讓市場可以消化多餘的供給。



一旦政府在供給增加,房市降溫的此刻採行禁止轉售修法,又間接把多餘的供給回收,建商就可放心推案,把原來已經降溫保守的售價再度提高,市場的溫度會因假性需求被閉鎖而再度增溫,這就是市場機制被扭曲的後果。



李同榮最後表示,平均地權修法在房市降溫中原本可備而不用,並可持續產生喝止效應,進可攻退可守,但政府卻拿來當敗選戰犯祭品,不但是慢半拍打假球行為,在此時打房更是倒退嚕的愚蠢政策,尤其是禁止換約轉售,更會造成市場機制的混亂並傷及無辜,政府不可不慎。



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 

台中西屯小宅均價「2年漲3成」2022/12/14發佈

全台房價高漲,口袋不深的購屋民眾為一圓買房上車夢,只好愈買愈小,不僅雙北精華區小宅交易火熱,現在就連台中也捲起了「蝸居風潮」。東森房屋研究中心彙整實價登錄資料發現,2022年前三季台中有多個行政區15坪以下之住宅成交件數超過百件,其中以西屯區小宅交易最為熱絡,成交件數高達484件,依次分別是北區、西區、中區和北屯區。對此,東森房屋研究中心葉沛堯經理指出,最近幾年在科技題材的帶動下,台中房價突飛猛進,民眾的買房門檻愈來愈高,再加上時代的轉變,單身族群、獨居族群日益增加,因此小宅產品的交易量能自然水漲船高。


▲東森房屋研究中心葉沛堯經理指出,在台積電、中科、捷運、新興重劃區等各種重點建設的加持下,台中儼然成為全台房市一級戰區,房價更是扶搖直上(圖/台中街景,東森房屋提供)

▲東森房屋研究中心葉沛堯經理指出,在台積電、中科、捷運、新興重劃區等各種重點建設的加持下,台中儼然成為全台房市一級戰區,房價更是扶搖直上(圖/台中街景,東森房屋提供)

葉沛堯指出,在台積電、中科、捷運、新興重劃區等各種重點建設的加持下,台中儼然成為全台房市一級戰區,房價更是扶搖直上,由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,2022年Q2台中的平均購屋總價已經高達1192.2萬元,創下歷史新高,普通收入的購屋民眾想要獨立負擔,確實存在一定難度,因此不少小資族會優先選擇購買小宅圓夢,再慢慢存錢換屋。另一方面,現在單身族、獨居族日益增加,民眾對小宅產品的需求愈來愈多,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小宅產品交易量能的升溫。  



以小宅交易最熱絡的西屯區來看,依據實價登錄統計,西屯區15坪以下小宅平均房價兩年飆漲31.4%,是全區房價飆漲最快的戶型,小宅產品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。對此,東森房屋七期惠中加盟店柯詠婕專案經理表示,西屯區設有七期新市政中心、大型百貨商圈、2-20歲各年齡階層學校、台中工業區、中科等場所,吸引大量就學及就業的居住人口入住,帶動區域購屋總價不斷走揚,小宅產品憑藉坪數小、總價低、易出租的優勢,成為不少置產民眾的最佳選擇。目前西屯區的小宅交易主要集中在逢甲生活圈,該生活圈內10坪獨立套房的購屋總價普遍落在250~300萬上下,月租金大約落在6000~8500元之間,投報率可以達到2~4%左右。  



不過,柯詠婕提醒,雖然小宅投資自住兩相宜,但魔鬼藏在細節,購買小宅其實還有一些隱藏風險需要留意。首先,小宅因為坪數較小,常常會被銀行視為不易轉手的產品,貸款條件會更加嚴格,若權狀坪數低於10坪,部分銀行甚至可能不承貸,民眾需要準備較充足的自備款。其次,小宅空間比較小,在裝潢施工時很多工程無法同時進行,因此存在裝潢工期拉長、施工難度提高、施工成本增加等問題。想要購買小宅的民眾不妨多考慮鄰近捷運、明星學區、產業園區的物件,這類物件更具抗跌保值性,無論出租或是未來轉手,都會是更好的選擇。


▲東森房屋研究中心彙整實價登錄資料發現,2022年前三季台中有多個行政區15坪以下之住宅成交件數超過百件,其中以西屯區小宅交易最為熱絡



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 
第1頁583585最後頁
共6053筆/共606頁
聯絡資訊
地址:台中市東勢區三民街66號
電話:0425881611
0425881611客服電話
傳真:0425882574
網站QR Code
http://www.地寶不動產.tw-Web-QR-Code
網站資訊
瀏覽人數:90,505
房仲登入:登入
免責聲明:House-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,僅提供會員查詢-新社農地,新社區農地,台中新社農地-等房屋資訊參考,並不涉入任何諮詢、交易。 物件(服務)聯絡人公佈的資訊、文字、照片、圖形、產權、廣告內容、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,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,皆與House-Info房屋網站無關,所有商標、文章、名稱等版權,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!